logo
  • 加载中...
  • 管理登录
师生作品
丁永勋笔下的许郸小火车
时间:2018年03月25日信息来源:互联网点击: 加入收藏 】【 字体:

许郸小火车:高铁时代最后的慢车

 



▲阳光透过车窗,照在淡黄色的拱形车厢和绿色木制座椅上,让人有置身于老电影中的错觉。

 

 

 

  在加速进入高铁时代的今天,豫东平原,几大纵横铁路线中间的“空白地带”,还有一列仍在运营的乡村列车,每天慢悠悠穿行在广袤的原野和树林之间,仿佛忘记了时间,仍停留在上个世纪。

 

  当地人所称的“小火车”,属于许昌地方铁路局所属的许郸线。营运里程165多公里,就需要咣当咣走上6个小时。与动辄每小时数百公里的高铁速度相比,时速不足30公里的许郸小火车,成了高铁时代最后的“慢车”。

 

  许郸地方铁路建于1966年,采用762毫米轨距,只有标准规矩(1435毫米)的一半左右,因此被称为“窄轨铁路”。762毫米的窄轨本就不多,多在地方铁路、森林铁路使用,目前仍在运营的更少,基本只剩观光功能。无意中,许郸铁路创造了很多“第一”,它是目前国内仍在运营的最长的窄轨铁路,也是世界上运营时间最长的窄轨铁路,被称为“运行中的活化石”“原生态的工业革命的活景观”。

 

  随着铁路建设提速,窄轨升准轨已是大势所趋,运行近半个世纪的许郸小火车,也多次传出“退休”的消息,引来不少铁路爱好者和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做“告别之旅”,不过,至少目前它仍在运行,也没有明确的告别时间。

 

 

■在站台

 

 

 

  ●蓝白相间的老旧柴油机车,后面只拖了四节车厢:两节客车、一节闷罐行李车,一节敞篷货车

 

  ●车慢吞吞停下,十几个乘客陆续下车,有互相搀扶的老人,也有穿着鲜艳羽绒服的年轻人,行李车也打开了,列车员帮着往下卸下各种货物,还有乘客的电动车、三轮摩托

 

 

  豫东郸城县,是许郸铁路的终点。在这个不通“大火车”的县城,问起火车站,很多人一脸茫然:“很久没坐过了,小火车还开着吗?”熟悉路况的出租车司机,载着记者穿过繁华的新城,到县城破落的另一端,在一处路口尽头停下,“喏,那就是火车站”。

 

  这可能是全国最简陋的火车终点站了:没有大门,只剩下门楼,牌坊一样立着,门头是褪色的“郸城车站”和“为人民服务”的红色大字,一切仿佛都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。“站里”没有候车室、没有站台,并排几条铁轨,几乎被尘土和枯草覆盖。另一侧100米,就是附近一个村庄,中间没有任何遮挡,放学的孩子不断从铁路上穿过。门廊角落的售票处房门紧锁,询问附近村民,说不用提前买票,上车再说。

 

  下午1点,从许昌出发的列车准时到站。说是“列车”,其实有些勉强,蓝白相间的老旧柴油机车,后面只拖了四节车厢:两节客车、一节闷罐行李车,一节敞篷货车。机车前面两侧的大灯,不知何时已经脱落,只剩两只无神的“大眼睛”。车厢油漆脱落斑驳,还有好几处凹陷变形,几乎看不出原来的颜色。车厢的门锁也坏了,车门不停随车身晃荡着。

 

  车慢吞吞停下,十几个乘客陆续下车,有互相搀扶的老人,也有穿着鲜艳羽绒服的年轻人,行李车也打开了,列车员帮着往下卸下各种货物,还有乘客的电动车、三轮摩托。

 

  不一会儿乘客散尽,火车开始调头。因为不能更换车头,这趟列车必须用最原始的三角线路调头。一位车组工人熟练扳起岔道处的扳手,火车向一侧的岔道慢慢驶去,几分钟后,从树林后面绕回,位置就调到了返程的方向。附近村庄的孩子,显然已经很熟悉这套流程,在打开的车门处窜来窜去,在座位上嬉笑打闹,火车调头时,就成了他们免费的过山车。

 

  乘客不多,来得最早的是一家四口,下午2点开车,中午12点刚过就到了,年轻的父母,轮流抱着最小才7个月的孩子,在寒风中等了近两个小时。他们家就在本县乡下,却是第一次坐这趟车,因为要去邻县串亲戚,一打听只有小火车最顺路,所以才来试试。因为不熟悉情况,所以来得早了。

 

  开车时间快到了,车上才有稀稀拉拉十来个乘客,有些看起来倒是常客,很熟悉车上情况,一问,都是铁路沿线的短途乘客,坐小火车,图的就是方便和实惠。一般也就三五块钱,坐完全程才25元,这还是涨了好几次的价钱。

 

  下午两点,在门口小饭馆吃完午饭的车组人员准时返回,乘务员和司机每人提一个装开水的暖瓶,上车,关门,一声响亮的汽笛声,火车慢慢悠悠开动了。

 

 

■旅途中

 

 

 

  ●有个打盹的乘客坐过了站,车刚刚启动又停下来,让这位乘客下车,让人感觉像坐公交车

 


  ●驾驶室空间逼仄,操作台一边上并排放着几盏和电影《红灯记》里模样差不多的信号灯

 

 

  车子开动,乘务员开始售票。没有看到传说中的硬板印制车票,改成了“河南中航铁路”的代用票,不过需要乘务员临时手写起止站点和金额。有几位一起上来的乘客,显然已经是熟客,和乘务员砍起价来:“经常坐你的车,少留几块钱呗。”乘务员很坚持原则,指了指车厢一侧喷印的“严禁以票谋私”规定,按原价收了钱,乘客也不在意,仍旧笑呵呵的,好像只为享受这砍价的过程。

 

  冬日的豫东,并不算寒冷。车里没有空调,窗户玻璃也多有裂缝,但都用透明胶带粘上了。阳光透过车窗,照在淡黄色的拱形车厢和绿色木制座椅上,让人有置身于老电影中的错觉。窗外,是一望无垠的麦田和偶尔穿过的村庄、河塘。铁路修在和繁忙公路主干道平行的原野间,除了在一些交叉路口和村庄附近,两边几乎看不到一个人,周围满眼都是大地的土黄色和麦苗的翠绿。车上的乘客,对窗外的风景显然早已司空见惯,不一会儿就在冬日的暖阳中打起盹来。

 

  列车虽小,但车组配备齐全,两节客运车厢,共有6名车组人员,一个司机,一个乘警,一个车长,两名乘务员,一名维修工人。这些车组人员,最少也在车上干了五年以上,收入微薄,工作辛劳,但每个人都很敬业。安顿好了乘客之后,乘警和列车长在车尾安静地聊天,从某只股票的涨势,聊到最近的“天价过路费”新闻,间或也跟乘客一样打起盹来。不过,每当火车将要靠站,列车长都会提前起身,打开火车后部的门,探出身子认真地望,举起红绿两色的旗子指挥车辆进出站。

 

  虽然全程只有160多公里,沿途却要经过20多个车站,目前,所有车站都已无人值守,全靠车组人员调度车上车下。每到一个乡村小站,车长都要下车,帮助乘客上下,监督装卸行李。中间,有个打盹的乘客坐过了站,车刚刚启动,又停下来,让这位乘客下车,让人感觉像坐公交车。

 

  中间,不断有短途的乘客上车下车,多是铁路沿线的农民,有的抱着孩子,有的扛着五颜六色的编织袋,还有的需要打开敞篷车厢,存放随身带的交通工具。据乘务员讲,以前还有人带着牲畜上车的,牵牛牵羊去卖的,也都赶进敞篷车厢,乘务员按照牲畜的“占地面积”,来确定收取几张车票,方法就是目测,一头牛要收相当于3个人的票钱。不过这一趟我没有亲见,农村散养的牲畜已经很少了,更别说带它们坐火车。

 

  在中途一个较大的站,我从车厢跳下来,想到前面的机车上拍几张照片,简单向司机说明情况,他拉开铁门,热情邀我上去。驾驶室空间逼仄,座椅、操作台,连同司机的工作服上,沾满了乌黑的油渍。操作台一边上并排放着几盏和电影《红灯记》里模样差不多的信号灯。上来后一通询问、乱拍,司机见我问题太多,一指身后靠车厢一条很窄的长椅,示意我坐下说。刚聊了几句,司机就又鸣笛开车了,我们就这样边走边聊。

 

  火车司机姓曹,在这条线上已经跑了七八年,操作起这辆古老的柴油机车,显得游刃有余,抽空还能拿起旁边乌黑的大水杯喝口水。曹师傅说,这小火车其实并不好开,轨道窄,操作不当很容易翻车,每到一个路口或有行人横穿铁路,都要提前很远鸣笛示警,并减速为他们让路。我们的聊天,不断被响亮的汽笛声打断。  

 

 

■拆或留?

 

 

 

  ●随着城市开发升温,一些县城的土地寸土寸金,小火车影响了修路和商业开发。沿途不少地方,甚至盼望它早点拆

 

  ●也有不少人对小火车依依不舍。除了沿线的乘客和习惯了火车鸣笛的村民,还有来自全国的铁路爱好者……

 

 

  老态龙钟的小火车,运营越来越困难,多年来一直在亏本。建成之初主要的货运业务,已经完全停止。仍在坚持营运的每天一班往返客车,带出来的车厢越来越少,停靠的站点也在缩减。

 

  建成之初的许郸铁路,曾是豫东重要的运输动脉。1966年,为解决豫东地区的能源问题,全国各地你捐几段铁轨,我捐一节车厢,建起了这条地方铁路。它西起河南禹州,向东延伸到郸城,加上几条交叉的支线,营运里程达370多公里,将禹州、许昌等地丰富的能源和矿藏运往豫东平原。

 

  目前,小火车的货运量和速度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,也无法与快捷的公路运输抗衡。仅存的客车,客源也成了问题。哪怕是作为乡村交通工具,现在的小火车也显得太破旧了,无空调、无厕所,车厢四面透风。最早可以追溯到光绪年间的铁轨、民国年间的手提信号灯、运行了40多年前的柴油机车,早已经超期服役,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出行需求。

 

  此外,为节省开支,沿线车站已经全部实现无人值守,安全问题变得更加突出,撞车撞人事件不断发生。

 

  还有一个不愿意明说的原因,令经过的地方对小火车感情复杂。这条40多年前建成的窄轨铁路,为沿线各地带来的效益在递减,甚至还成了发展的障碍。随着城市开发的升温,一些县城的土地寸土寸金,穿城而过的小火车,影响了修路和商业开发。因为铁路不归地方政府管辖,城市规划也只能绕着走。因此沿途不少地方,对小火车也不甚热心,甚至盼望它早点拆。

 

  但是,也有不少人对小火车依依不舍。除了沿线的乘客和习惯了火车鸣笛的村民,还有来自全国的铁路爱好者,以及闻讯赶来的外国旅游者,专程来看在本国早已进入博物馆的小火车。也有不少有识之士,在网上发起活动,呼吁铁路部门留住这条“铁路活化石”,升级改造成观光旅游专线,连接起沿线的三国故地许昌、花卉之乡鄢陵、羲皇故都淮阳等历史名胜,带动豫东乡村旅游、采摘等产业,打造像台湾彰化小火车一样知名的观光线路。

 

  这样的建议,目前还没有得到任何回应。不过,许郸线的改造早已经开始,小火车的管理,也划归改制后的河南中航铁路公司。根据公开资料,河南地方铁路局规划中的禹亳铁路(禹州-亳州),和许郸线基本重合,然后继续向东延伸至安徽亳州,与国家铁路网连接。目前,禹州至许昌段窄轨已经拆除,实现“升轨”。余下的许昌至郸城段,和正在运营的小火车线路是否重合,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。

 

  和小火车车组的工作人员聊天,一定会问到传闻中的“升轨”改造:这趟车还能开多久?他们一般都会摇头,“我们也不清楚,但只要铁轨一天不拆,车就要开一天。”最后像安慰我似的补一句:“至少今年之内不会停。” 

 
 

正在和乘务员砍价的乘客

 


 

小火车苗条的轨道

(作者:佚名编辑:dcjyb)

我有话说

 以下是对 [丁永勋笔下的许郸小火车] 的评论,总共:0条评论
最新文章
推荐文章
热门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