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通
    

账号  

密码  

<<返回列表上一个主题 下一个主题 打印本帖 复制本帖地址

65886

查看

599

回复
主题:我们应该怎样批评孩子 [收藏主题] 本贴被认定为精华 转到:  
用 户 组:游客
游客 发表于:2014/6/6 23:37:21  Post IP:76.164.224.58 |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 

我们应该怎样批评孩子

2013年11月14日 14:35:33 来源:北京青年报
 
 

  大人对孩子发火,往往并不是因为孩子的错误本身有多大,而是大人被其他的情绪所左右。大人心情好时,孩子再大的错误也可以原谅;心情不好时,一点小事也可能勃然大怒。

  记得儿子小时候,有一天,他吃完西瓜,装西瓜皮的碗放在茶几上,还有光碟、图片等等,乱七八糟一大堆。他却任其乱着,一点也不收拾,自己在那里忘情地看电视。这种情况其实经常都出现,大部分时候都是我悄悄地帮他收了,或者提醒一句,让他自己收拾好。那天我却突然大光其火,冲他吼道:“你一天到晚什么事都不做,桌子这么乱也不收拾一下!”

  儿子从电视节目里醒过神来,笑嘻嘻地看看我,平静地说:“别吼吗,是我不对,你提醒我一声,我不就收拾了吗!”边说边端起西瓜皮碗往厨房走。

  我突然一下就惭愧了。一点小事,我这是发的哪门子火?不对的不是儿子,而是我,是我自己因为心情不好而发泄到他身上。其实,孩子的一些所谓错误并非有意为之,往往都是出于疏忽。他需要的不是责怪,而是提醒。轻轻一声提醒就能解决的问题,却可能被我们的怒火弄得不可收拾。

  很多时候,我们受自己情绪的影响,在对孩子作出负面评价时,不是客观、公正、善意、平和的,像我那句“你一天到晚……”这种句式就是典型的指责而不是批评。类似的句式还有“你从来……”“你总是……”“你一贯……”凡是用这种句式来评价一个人的,都是指责,都带着强烈的情绪色彩,都违背了就事论事的原则,都不能令人信服和尊重,反而可能激化矛盾,让事情变得更糟。

  对孩子的批评最好就事论事,只评价事实,不分析动机,因为你无法知道别人真实的动机。以己之腹,度人之心,这里面难免有偏差,不仅有失公正,还很容易授人以柄。假如你的揣度并非善意,无异于强加给人罪名,那就不仅于事无补,反而火上浇油。

  一些家长在孩子犯错以后,除了滔滔不绝地谩骂讽刺,还一定要深挖动机,剥掉他最后一丝遮羞布,让他的无能和拙劣都彻彻底底暴露出来,最后还必须深刻检讨,当场认错,恭恭敬敬听你的训斥和羞辱。直到他可怜兮兮的样子终于让你心软,让你满足,你才会饶了他。

  但这对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呢?“认错”本应是内省的结果,如果孩子的内心并没有认识到错误,或者内心虽然认识到错误,但处罚过于严厉而缺少善意,这个强迫“认错”的过程就会成为一次屈辱事件,成为一种精神上的侮辱!

  我们常常不能察觉自己对孩子的伤害,无论你有多么正当的理由,攻击性的语言都会令对方反感,甚至引来回击。假如批评变成了指责,就会让对方把注意力放在维护自己的正确性(辩解)和抓住你的漏洞(反击)上,结果你话语中正确的部分被完全忽略,甚至被向着相反的方向理解,不正确的地方却被对方重点关注,成为攻击的目标。这就成了一场相互攻击的战争,双方都会伤痕累累。

  情势一旦誓不两立,心思就全在胜负上了,没有谁会在意你说出来的是不是真理。所谓“良药苦口”,那一定是在对方深知自己病得不轻,这碗药一定要喝的情况下,苦口才会被接受。而实际上,就批评这件事来说,深知自己病得不轻的人很少,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有病的不是自己,所以往往难如你所愿,心甘情愿喝下良药,并且感谢你的救命之恩。相反,他记住的只有“苦口”。

  批评是一种否定的表达,如何表达否定而又不造成冲突呢?“平静”是最重要的。你必须是温和的、善意的,不会在情绪上伤害对方,对方才能以理性的态度来接纳。很多时候,批评的失态,或者批评的扩大化,其根本原因都是情绪化。批评者受制于自己的情绪,而忘记了批评的根本目的。

  批评的目的是什么?不是打击一个人,而是解决一个问题,帮助人找到正确的方向。所以,如果你认为对方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,那么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?你希望对方怎样做?不妨直接说出来,不必非要严重否定错误答案之后再给出正确答案。(鲁稚,作家、亲子教育专家)

 
  支持(1) | 反对(1)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
rain 当前离线

2

主题

0

广播

0

粉丝
添加关注
级别:学前班
用户积分:2 分
登录次数:1 次
注册时间:2015/5/21
最后登录:2015/5/21
rain 发表于:2015/5/21 10:19:02  Post IP:222.136.150.54 |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沙发 

写的很好呀,赞一个。

  支持(1) | 反对(1)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
<上一主题 | 下一主题 >
郸城县教育体育局 © 2006-2015 版权所有 页面执行0.07813秒 powered by KesionCMS 9.0